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现代化战创伤急救模拟训练


为提高野战医疗队战创伤救治水平,我军各机动卫勤力量展开了各种基于战现场模拟的仿真训练,但战创伤伤情的复杂性及多变性与常规训练方法的单一性及非实战性存在显著的矛盾,使模拟训练难以达到较好效果。医院以医学模拟人为训练对象,设置多种伤情模块,将救治流程标准化,结合室内仿真模拟实验室,使模拟仿真训练更贴近实战,提高了队员伤情预判效率,使救治技术应用更加合理,提高野战医疗队军事斗争卫勤保障能力。

过去不久的2019长城军事论坛,上海弘联携超级战创伤模拟人到场演示现代化战创伤急救模拟训练

而在全球卫勤领域,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及连续的境外作战,美军卫生勤务在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其经验和教训也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方向。深入分析美军卫勤发展的规律,对我军卫勤建设有重要借鉴价值。我们今天先就美军卫勤领域的医学教育训练这方面进行下了解。

医学教育训练

为适应战备的需要,美军医学教育训练的体系和机制也在不断调整和转型中,2011年位于圣安东尼奥的医学教育选连基地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美军医学教育训练的转型初步完成。

1

实现联合式医学教育训练,体系的层次更加分明

      美军医学教育训练分为两级,其中,美军医科大学为陆海空三菌培养高级卫生专业人才。在初级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美国防部制定了海、陆、空、海岸警卫队联合医学教育训练战略,医学教育训练基地正是根据此战略建立的创新性医疗人员教育训练中心。基地通过海、陆、空、海岸警卫队医疗人员集训的形式,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技术,聘请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和工作人员,为军队医疗队伍培养出色的后备人才。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培训使用的设备先进、培训数量大、教学手段贴近实战、联合式培训。

2

密切结合实战需求,卫生人员培训系统规范

美军军医、医助、卫生员和护士等卫生人员的教育训练系统规范。美军通过制定战地卫生员专业等级、明确训练内容、设置创伤训练课程,并颁发急救医疗技术员合格证书,确保战地救护员资质,提高其能力。为满足美军的全球卫勤保障需求,医学教育训练基地结合实战培养优秀人才,毕业学员必须掌握战伤救治、放射影像学、药学、实验操作等多项技能,能够胜任各种恶劣环境的战伤救治任务与临床工作,具备执行不同军种卫勤保障的能力,并且通过真正意义上的联合环境,海、陆、空和海岸警卫队员可以通过广泛密切的交流,了解不同军种的文化和制度。

3

模拟训练和远程医学技术得以广泛运用

美军卫生部门有各种专为军队卫生人员设计的远程培训课程,培训内容注重未来军事行动中完成卫勤保障人物必须具备的主要技能。负责美军卫生人员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各个医学中心、医学研究所,以及美军医科大学,也建立了自己的远程学习项目。远程教育方式是解决基层卫生人员训练难的最好途径,也是未来军队卫生人员训练的重要形式。

而为积极推进模拟训练在人员培训中的应用,美军在国立华尔特里德军事医学中心建立了卫生人员模拟训练基地,模拟训练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精通专业技能、协商决策的过程和医疗团队协同工作。模拟训练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训练、局部身体或功能的模拟、高仿真模拟训练、全任务模拟器等。位于马里兰州银泉的美军医科大学模拟中心已与多家地方机构合作,为军队卫生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模拟培训。美国国防部力图通过与地方机构合作,在华盛顿区联合创建一个高水平的医学模拟训练平台,实现随时随地为卫生人员实施培训。未来军队各类卫生专业人员的培养将更多地需要借助模拟,模拟在军队医学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上海弘联医学科技集团以战术战伤救治阶梯为任务牵引、以战术环境为背景,研发了“超级战创伤模拟人”来开展战创伤急救、战地火线救治、脱离火线救治和战术后送、前沿手术队等医学模拟装备的模拟训练,以此来凸显了医学模拟设备在战创伤急救模拟训练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锻炼我军卫勤保障的实力与水平。


超级战创伤模拟人(GD/18000)

移动交互式心肺复苏模拟人(GD/CPR20480)可选配笔记本控制

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GD/CPR10350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