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突发疾病或受伤后,公交驾驶员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救助,往往可以避免延误救援时机。昨日下午,成都公交驾驶员应急救护培训公益课堂在九里堤公交站开班,此次培训由成都市红十字会和市公交集团共同举办,首期课堂共120名公交驾驶员报名参加。
120名公交司机学急救
昨日的培训结合今年9月14日“世界急救日”急救与道路安全的主题,主要从不同车祸带来的不同伤情、如何施救、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四项技术(外伤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的现场救护及处理、特殊伤害事故的现场救护等方面对公交司机进行培训。培训除理论讲授外,还由市红会的工作人员示范心肺复苏、包扎等。
“这样的培训具体、实用。”341路公交车司机张明军是一位开了十几年公交车的老司机,他表示,虽然还没遇到过车祸等类型的突发伤害事件,但有了这样的应急救护知识储备,一旦遇到突发事故,就能派上用场。
本月培训 还将进学校社区
据成都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市红十字会已经开展了32期急救周末公益课堂,培训了1000多名急救学员。
此次针对公交系统司机组织的急救与道路交通安全公益课堂,通过互动体验式培训,增强公交系统司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意识和突发伤害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保护乘客生命安全。据了解,此次培训是成都市红十字会本月“急救与道路交通安全‘五进月’活动”的首次活动,接下来还将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窗口、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并发放各种急救宣传资料,普及应急救护知识。
培训现场,成都市红十字会还为参加培训的公交车司机发放了应急救护包,里面包括纱布、绑带、创可贴、三角巾等应急救护物品,公交司机可将救护包放在公交车上,在突发伤害事件时用于救护伤员。
成都晚报记者 易启明 摄影 吕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