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开展急救培训进社区活动 急救方法手把手教
       近期,胶州市急救中心先后到胶州市三里河公园 、昌新花园小区 、九龙永安屯村等开展了急救技能培训。据悉,在培训过程中,工作人员现场通过动作示范,以模拟示教的方式向大家讲解了心肺复苏术及哈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手把手地传授急救要点,深受市民欢迎,不少市民表示学点儿急救常识很有必要。

  “黄金4分钟”提高抢救率

  4月18日上午,胶州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分批到胶州市三里河公园、昌新花园小区、九龙永安屯村等开展了急救技能培训,在现场不少市民对于急救知识很感兴趣,“以前没机会学习,现在都来到家门口了,应该学学,有了急救知识,很多人就有可能捡回一条命。”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医学上把患者心跳和呼吸骤停后的4分钟定义为"急救黄金4分钟",当有人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现场人员如能马上对其正确施救,便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因此加强对市民急救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掌握一些急救基本技能非常必要。”胶州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

  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公众基本急救技术普及率达89.95%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的培训占总人口的比率方面,美国为1/4,新加坡为1/5,悉尼为1/20,而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超过1%。

  呼吸骤停可用心肺复苏

  随后,记者从胶州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那里得知,拿心肺复苏举例,2010年版心肺复苏术中的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术适用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如触电、猝死的患者。而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胸外心脏按压术即抢救者跪于伤员一侧(一般为右侧),一手掌根部放于患者的胸骨下半部,另一手放在第一只手手背上,手臂伸直,利用身体的部分重量垂直下压胸壁5厘米以上(婴儿4厘米,幼儿5厘米)即放松,抬手时掌根部与患者胸壁不能脱离,频率为每分钟大于100次,最初六七次可快些,以后转为正常速度。

  而人工呼吸法则为施救者用手捏住患者鼻子,压额抬颌,开放气道。口对口用力对患者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是否上升,看到患者胸部上升,停止吹气。让患者被动呼出气体,然后再给患者深吹气,成人每分钟14~16次,儿童每分钟20次。两个步骤为一个循环,在患者呼吸心跳未恢复之前要一直坚持做心肺复苏术,直到患者呼吸心跳成功恢复;没成功前,至少要做半小时。此外,单人心肺复苏术,即同一抢救者轮番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双人心肺复苏术即由两位抢救者分别进行胸外心胸按压术和人工呼吸,比例均为:胸部按压数/人工呼吸数=30/2。

  噎食可用“哈姆立克”急救

  哈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呼吸道异物、噎食患者的急救。对有意识的被救者,施救者站在被救者身后,双臂环绕被救者腰部;一手握拳,握拳的拇指侧紧抵患者腹部,位置处于剑突下脐上腹中线部位,用另一手抓紧拳头 ,用力快速、干脆地向内、向上冲击腹部,并反复多次,直到把异物从气道内排出来;对意识丧失的被救者,若被救者刚出现意识丧失,应采取哈姆立克法快速、干脆地冲击5次,争取把异物排出来;若被救者已经意识丧失,则首先采取心肺复苏术。

  今后,胶州市急救中心还将陆续深入到社区、学校、企业、村庄等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推广。胶州市急救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人们在遇到亲友突发急病时,很多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以至于延误病情,后果不堪设想。其实,很多时候只要进行正确的应急救护,就可以为治疗赢得时间,也为患者争取到了生的希望。

文/图 报记者王晓婕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061号